隨著云應用深入各行業,越來越多的企業,同樣把眼光放在了“云概念”上面。6月初,濟南用友進行了一次客戶體驗會,“贏在云時代--我愛小微企業,濟南線下體驗會”圓滿結束。
“云計算”是一個很時尚的概念,它既不是一種技術,也不是一種理論,而是一種商業模式的體現方式。準確說,云計算僅描述了一類棘手的問題,因為這個階段,“計算與數據”蹺蹺板的平衡已發生變化,即已經到“移動計算要比移動數據要便宜的多(Moving computation is cheaper than moving data)”
云計算(cloud computing),分布式計算技術的一種,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透過網絡將龐大的計算處理程序自動分拆成無數個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務器所組成的龐大系統經搜尋、計算分析之后將處理結果回傳給用戶。透過這項技術,網絡服務提供者可以在數秒之內,達成處理數以千萬計甚至億計的信息,達到和“超級計算機”同樣強大效能的網絡服務。云計算技術體系結構分為4層:物理資源層、資源池層、管理中間件層和SOA構建層,如圖所示。物理資源層包括計算機、存儲器、網絡設施、數據庫和軟件等;資源池層是將大量相同類型的資源構成同構或接近同構的資源池,如計算資源池、數據資源池等。構建資源池更多是物理資源的集成和管理工作,例如研究在一個標準集裝箱的空間如何裝下2000個服務器、解決散熱和故障節點替換的問題并降低能耗;管理中間件負責對云計算的資源進行管理,并對眾多應用任務進行調度,使資源能夠高效、安全地為應用提供服務;SOA構建層將云計算能力封裝成標準的Web Services服務,并納入到SOA體系進行管理和使用,包括服務注冊、查找、訪問和構建服務工作流等。管理中間件和資源池層是云計算技術的最關鍵部分,SOA構建層的功能更多依靠外部設施提供。
云計算實際上包含多種技術,例如軟件即服務(SaaS)和硬件即服務(HaaS)。軟件即服務是Salesforce十年提出的一種發布軟件的新方式,而硬件即服務則是亞馬遜和其他公司推出的通過網絡提供存儲和計算能力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