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工信部發布的“第一批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推薦目錄”,業界都在討論未來中國智能制造領域龍頭供應商會從哪些服務商中誕生?應該具備哪些特點?早在去年工信部和財政部聯合編制發布區的《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中就將培育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列為重點工作之一。其中,也明確了行業市場份額大、具備自主研發能力成為培育的重點方向。
邁向《中國制造2025》、落地中國智能制造發展規劃,一批優秀的、具有特色的系統解決方案商構建的中國智能制造生態體系成為必要條件之一。
在近期發布的第一批名單中,我們看到了諸如航天云網、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等這樣有著實踐基礎和研發能力的企業。作為其中為數不多綜合企業服務提供商,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其他企業的發展歷程、聚焦的領域都有所不同,但是其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實踐成果以及近年在先進技術的引進和應用上,讓用友成為“第一批”毫不意外。
通過實踐總結而來的“四化”
隨著互聯網與物聯網的普及應用,制造企業的立體邊界越來越廣,“互聯” 成為基礎,“數據”成為企業間交流的必要條件。主要體現在,橫向方面通過內部業務的一體化實現企業內部的互聯互通,進而通過網絡化協同制造實現產業鏈范圍的互聯互通;縱向方面,通過下沉到設備、現場的智能工廠,實現人、物、設備、系統的智能交互,進而通過精細而智慧的管理服務于決策層,實現智能化的管理。
智能制造到底怎么做?總結起來就是四化,全局化、一體化、行業化和云化,這是用友通過實踐總結出來的。
第一,全局化。智能制造不僅僅是智能工廠、不僅僅是設備的遠程運維,也不僅僅是做研發設計端的智能,而應該是企業全局的、系統化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用友在精智平臺基礎上,以最擅長的ERP為核心,向上向產業互聯延伸,推進產業互聯;向下向智能工廠端延伸,打通了生產現場與管理。通過個性化定制,設計制造一體化,包括智能工廠,把端到端全部打通。用友全局化、系統化的解決方案,是和工業4.0一脈相承的。
第二,一體化。智能工廠四層體系架構。最下面一層是智能硬件的終端采集。第二部分用友智能終端,關鍵是能把它采集起來,數據抓起來。數據抓起來之后,其實要做運營,做運營的結果最后是可視化的監控和分析,這是運營工廠的架構。
第三,行業化。制造業行業化特點非常明顯,不同的行業,對生產監控和系統的需求不盡相同。比如流程行業,可能更關注是能源、安全環保等,而離散行業可能更關心生產任務、設備的運行情況、以及訂單完成情況。智能制造不可避免的是生產智能化,生產環節的差異要求智能化轉型需要關注行業特性。
第四,云化。云時代已經來臨,工業企業上云也是必然趨勢。用友發布了精智工業互聯網平臺,這是一個社會化的工業互聯網共享平臺。首先定義Paas層,這個可以形象定義為工業級操作系統。在操作系統上,需要更多Saas應用來支撐,以滿足制造企業各種各樣的需求。
用友工業客戶占比60%,有超過百萬的客戶群,積累了超過10年的工業企業服務實踐和相關知識。用友提供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是貫穿了從企業智慧決策、產業互聯、智慧管理到智能工廠、再到生產現場的一體化方案。
基礎平臺:以用友云平臺為核心的基礎平臺,集成并持續豐富互聯網、物聯網、移動化、云計算、大數據、AR/VR、深度學習等先進技術,通過云計算平臺、開發平臺、移動平臺、大數據平臺、物聯網平臺、云運維平臺、互聯網中間件等組件,提供從基礎技術支撐、軟件運維服務、最佳實踐成果到生態體系建設的全面解決方案;
智能工廠:能工廠解決方案融合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對象識別技術及移動化技術,提供生產排程、計劃調度、數據采集、智能物流、品質追溯、生產防錯、異常管理、設備監控等面向生產現場的應用方案,推動生產現場的智能化轉型;
智慧管理:聚焦企業內部,銜接智能工廠,提供設計制造一體化、協同生產、質量管控、價值核算、管理會計、責任考核、共享財務、共享人力等企業內部管理所需的軟件服務;
產業互聯:面向企業價值鏈延伸,以產業鏈協同為目標,利用互聯網及公有云技術,通過營銷云、采購云、人力云、定制云、設計云以及社交與協同工具為核心,外部協同與內部管理緊密集成,體現制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的產業互聯解決方案。
智能決策:以大數據及云計算技術為基礎,提供專業的商業智能(BI)工具,支持多異構系統的數據集成,支持多層次多維度數據建模,提供事后分析、實時監控、事先預警、預測模擬等多環節數據管理方案,并可通過云服務實現自助建模與自助分析,極大的提升了數據運用的便利性。
超過百萬家的客戶樣板
用友專注企業服務近30年,服務制造企業客戶超過100萬家,跨數十個行業:覆蓋航空航天、軍工、機械、新能源汽車、電子電器、化工、冶金、能源、建材等細分行業,具有豐富的行業服務經驗和知識積累。對工業企業業務和需求理解深入。近幾年,用友參與的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共60項。
在產業互聯方面:包括東明石化、魯西化工等一大批工業企業,已經率先借助電子商務平臺,快速拓展銷售渠道、有效化解產能過剩,減少中間環節、降低交易成本,通過過程透明、增強雙方互信。在互聯網采購方面,信發集團、今麥郎等已有很好的實踐。以前,信發集團采購部采購電動工具、辦公用品、電器、耗材、儀表、化驗室國標儀器等物資,由于采購種類多、金額小、頻次少,需要采購員花費大量時間尋找供應商,周期長、工作量大,采購過程透明度低、管理難度大。通過用友友云采平臺,不僅可以對接友云采平臺上大量的供應商,還可以通過友云采平臺對接像阿里1688平臺、京東、史泰博、西域電商品臺上的幾千萬家供應商,快速尋源、快速報價,不僅極大縮短采購周期,而且采購過程也更加透明可控。
在智慧管理方面:面向消費品的家居制造行業,如顧家家居、博洛尼等一大批家居制造企業,借助U9 ERP系統實現了客戶化定制生產(C2M),并正在步入O2O時代,在標準家具市場持續萎縮的情況下,顧家家居年平均增長達30%,博洛尼年平均增長更是高達40%!
在復雜項目制造標桿企業天津賽象公司,成功實施了U9、PLM、CRM、OA四大系統并完美集成,不僅實現了邊設計、邊生產,而且實現了項目任務管理(WBS)與物料需求計劃(MRP)的完美融合,實現了項目全過程管理與跟蹤,特別是在不增加設備、不增加人員的情況下,產能增加30%,勞動生產率得到極大提升。
在智能工廠方面:寶舜集團,借助用友NC ERP+用友MES系統,通過多系統集成、互連以及智能化數據采集與分析,不僅實現了制造過程透明化、質量檢驗標準化、設備管理科學化、安全環保數字化、技經指標精細化。寶舜集團已經成為河南省互聯網+工業創新示范企業、河南省智能制造車間試點企業。
航天八院,結合物聯網、大數據、數字仿真、生產仿真等技術,實現了科研生產的精細化,可視化,無紙化,數字化管理,極大提升了八院科研生產管理水平。以下屬總裝廠為例:產能提升15%、庫存下降22%、制造成本降低10%、計劃按期完成率提高25%。
天瑞水泥:借助iuap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智能制造技術,實現了材料、能源、工藝、設備運行、投入產出等數據的實時自動采集、生產運行智能監控與智能分析、生產資源集中調度管理,逐步建成了智能工廠,取得了顯著的節能減排效果。
廈門僑興:廈門僑興工業,借助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部署600多個RFID讀卡器,單品115道工序作業全過程數據自動采集,實現智能防錯與智能分析。同時,工作效率提升約30%,訂單交付周期縮短20%,管理人員減少20%,車間在制品減少30%。
正是因為多年來精心耕耘制造企業,從細分行業出發,不斷更新客戶需求、引入新的技術,才讓用友在今天的智能制造大趨勢下依然保有很強的競爭力。比如在今年8月份剛發布的精智|用友工業互聯網平臺,就是用友基于工業視角的用友云,引入云技術、推動工業企業的上云、實現數字化轉型。
助力省級云平臺相繼落地助力智能制造轉型升級
2017年4月19日,用友云全新發布并上線運營以來,我們看到在各個業務領域,用友云全面發力。在12月份,也陸續看到用友云與江西、浙江、湖北等省合作,落地省級云平臺。
11月27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指出,要加快互聯網工業平臺建設,到2020年初步形成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支持建設10個左右跨行業、跨領域平臺,到2025年建成3-5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11月29日,江西省政府與用友簽訂協議、構建省級“1+X”企業云服務平臺;12月4日,浙江省經信委與用友簽署戰略協議、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12月8日,湖北省經信委與用友簽訂戰略協議、建設省級工業云平臺。
從短短兩周時間內先后與三個省份簽訂建設省級云平臺相關協議,到入圍“第一批”,用友云在助力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助力《中國制造2025》這條道路上越走越堅實。
用友在智能制造、數字營銷、財務、人力資源、社交與協同辦公、企業金融等企業云服務領域快速發展,截止目前,用友云服務的企業客戶數已經達到353萬家。在未來,用友也將聯合眾多生態伙伴、落地合作,推動我國智能制造的加速發展,助力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
山東用友軟件主要服務于山東地區的中型、小微型企業客戶,是用友暢捷通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五星級合作伙伴和授權服務支持中心。是濟南進銷存軟件金牌經銷商,銷售服務范圍:濟南進銷存軟件、濟南用友軟件銷售、濟南財務軟件、濟南用友安裝、濟南用友售后電話、濟南用友服務、濟南用友總代理、濟南用友軟件代理商。公司主要代理用友T+、用友T1、用友T6、用友T3、用友U8等企業管理軟件。(用友銷售服務電話:0531-82825553)